宁静中的共鸣黄姝尧的艺术冥想与内心探索

黄姝尧是一位活跃在纽约的前卫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艺术思考,为当代艺术带来了独特的视角与影响。她主攻油画的同时,不断探索各种艺术媒介和技术。

根据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Consumer Notice”的一项研究,过去25年来,年轻人的焦虑率上升了70%。此外,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显著增加了青少年的压力和焦虑,40%的18-22岁年轻人表示他们“有点沉迷于”社交媒体。在这种普遍焦虑的社会背景下,黄姝尧通过她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围绕冥想、观察和正念展开的创作,试图为观众提供一个逃离日常压力、寻求内心平静的空间。

黄姝尧的作品深受佛教的启发,通过平衡自由与精准的创作手法,探索充实与空虚的相互关系。她的大型作品由多个小型作品组成,利用上釉技术层层叠加颜色,创造出颜色与表面之间的动态互动,邀请观众以缓慢而有意的方式欣赏她的作品。自2019年起,黄姝尧的作品频繁亮相于各种重要展览,包括2023年在纽约Voltz Clarke Galler举办的“STOP MOTION”群展,以及Steuben画廊的“OBJECTHOOD”展览。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她在艺术上的才华,也凸显了她在创作中的独特视角和技术探索。

在这次专访中,我们将深入挖掘黄姝尧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历程,探索她在艺术领域中的成长与突破。黄姝尧将分享她的灵感源泉、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未来的艺术规划。让我们一同走进她极具能量的艺术世界。

Q1您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安宁和内在的平静。您是如何通过艺术来传达这些感觉的?

黄姝尧:在我的作品中,安宁与内在的平静是通过两个关键方面来传达的。首先,我的创作注重极简主义的表达,无论是自画像、风景还是其他主题,我都选择最精炼的方式来呈现。这种极简的手法不仅使作品保持视觉上的纯粹,也为观者创造了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沉浸在作品的氛围中,体会其中的深层意境。

其次,色彩的选择和应用在我的创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倾向于使用柔和的色调,降低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目的是营造一种平和而不张扬的视觉体验。通过这种谨慎的色彩处理,我能够避免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作品散发出一种自然的和谐感,让观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静谧。这种方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选择,更是一种通过色彩与构图的深层次哲学思考,旨在唤起观者对内在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Q2这种宁静的氛围似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您希望观众在观看您的作品时,能获得怎样的体验或情感共鸣?

黄姝尧:在我的艺术中,宁静的氛围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一种心灵的邀请。我希望观众在与我的作品互动时,不仅看到色彩和形式的表面表达,更能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心灵触动。艺术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它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触及内心深处,唤醒观者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我希望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发现自己内心的投影。每件艺术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观者的内在状态。我的作品旨在创造一个静谧的空间,让观者在忙碌的世界中找到片刻宁静,感受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通过这种情感的连接,观众不仅能体验艺术带来的安宁,也能在作品中找到情感的归属,从而引发心灵的共鸣与思考。

《女性肖像(Portrait of Women)》
2023
布面油画
48 x 48 in

Q3为了实现这种情感共鸣,您似乎在创作中特别重视引导观众进行缓慢且有意识的观看。这种观看方式对理解您的作品有何帮助?

黄姝尧:在我的创作中,简约并非单纯的视觉选择,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通过精炼的表达,我有意去除了那些可能分散观者注意力的多余元素,使作品的核心元素得以突显。这种简化不仅是为了美学上的纯粹,更是为了为观众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互动。

引导观众进行缓慢且有意识的观看,是为了让他们脱离快节奏的感官消费,进入一种沉思的状态。这种观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入地进入作品的内在世界,细腻地捕捉到那些或许在快速浏览中被忽略的细微变化和隐藏的意义。通过这种深度的观看,观者能够体会到作品中潜藏的情感层次和思想深度,从而达到与艺术的真正共鸣。在当代社会中,艺术常常被碎片化地消费,真正静心观察的机会越来越少。我的作品通过极简主义的语言试图对抗这一趋势,鼓励观众在每一幅画前都停留片刻,去感受、去思索,从而真正触及作品的灵魂。这种观看方式,不仅有助于理解艺术的表层信息,更能开启观者与作品之间深层次的心灵对话。

Q4那么,通过这种简约的风格和引导性的观看体验,您希望通过您的艺术作品向世界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情感呢?

黄姝尧:我希望我的作品不仅能够触动观者的内心,更能引发他们对自身情感与存在的深刻反思。艺术在我看来,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体验,更是心灵的旅程。我力图通过简约的表达,剥离掉那些表象的复杂性,使观众能够在作品中找到一种纯粹的情感投射。这种纯粹不仅仅是平和与宁静,更是一种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对外在世界的质疑。我希望观众在我的作品中不仅找到片刻的安宁,还能从中获得启示,去思考更广泛的存在问题,从而与世界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艾格妮丝·马丁肖像(Portrait of Agnes Martin)》

2023

布面油画

70 x 90 in

Q5最后,能否分享一下您的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你的创作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黄姝尧:我的创作灵感大多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观察和对书籍的广泛涉猎。日常物品的存在常常因其平凡而被忽视,但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了独特的美与深刻的哲理。我认为每一个平凡之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索的故事,等待被揭示并通过艺术呈现。另外,我的教授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Howard Buchwald,他引发了我对色彩本质的好奇心,并教会了我如何利用色彩的波长进行绘画。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名具象画家,Buchwald教授是我接触抽象艺术的启蒙者。他的教学让我开始探索抽象艺术的广阔领域,并重新思考颜色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美国画家Agnes Martin对我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她深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熏陶,将这些哲学思想融入到她的创作中。她的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柔和的色调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内在的平静。Martin的创作方式和理念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表现,更是一种内心状态的反映。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理解了绘画的本质。这些经历不仅铸就了我的艺术风格,也深化了我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我的作品不再仅仅是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形式、光线和空间的运用,表达出我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标签: